院友风采

独特而难忘的厦大高教所博士招生考试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18-04-05

厦门大学高教所成立20周年的纪念活动是1998年9月24日举行的,那时我作为1998级博士新生入校还不到一个月,非常幸运能够亲身经历这一隆重、庄严、热闹的特殊时刻。记得在庆典大会上有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国家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以及北京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教所的教授以及全国各地的学者、来宾和校友等200多人莅会祝贺。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日本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等还发来了贺信和贺电。作为一名来自较为偏远的西部地区的博士生,以前没有见过如此高规格、大场面的教育活动,亲临其境不由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也为自己终于能够从西安来到这梦想的“学术殿堂”和“高教圣地”感到荣幸和骄傲。但我的考博之路并不平坦,也算不易。

我1998年考入厦门大学高教所属于“二进宫”,因为我1997年就参加了博士入学考试。当年厦大高教所博士考试的科目为三门:外语、高等教育学为共同必考科目,第三门可在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中选考,我选考的是高等教育史。考试结束后紧接着就进行面试,面试的形式为考生需要在全所师生面前做学术报告,时间为20分钟,并要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我当时报告的题目是《“学而优则仕”新解》,是自己教学和科研的一点心得,结果获得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但最终因为我的外语成绩差1分而未能如愿。1997年11月30日,我没有想到,竟然收到了潘懋元先生给我写的一封亲笔信——

田建荣同志:今年博士生考试,你的学术报告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专业课程考试也很好,只因外语稍差,以致未能入选,殊觉可惜。海峰同志和我曾同研究生院商定,先以进修教师身份选修课程,明年考试及格,承认学分。此事由海峰同志向你征求意见,因故未成。明年招生报名,即将开始,未知英语准备情况如何?盼能再度报考。

即此,顺问,近好!潘懋元1997年11月24日

我至今保存着潘先生这封令我十分感动、万分感激的信函。同样,我也至今保存着刘海峰老师从1994年7月31日到1997年10月9日给我的7封回信。由于我的背景是从事教育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选择在高等教育史方向攻读博士学位,故考博之事一直和刘海峰老师联系。当年通讯不发达,主要是给刘老师写信,刘老师不厌其烦的每次都给我回信,详细说明情况,指点迷津,多数回信都有两三页,现在想来真的是太麻烦刘老师了。但字里行间却凝结了刘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真心帮助和鼓励指点,对此我常怀感恩之心,终生不能忘记。

通过我的考博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厦大高教所在博士招生选拔方面:首先,敢于创新考试办法和模式,面试采用学术报告的形式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一个考生的基础知识、科研能力、表达水平和思维品质等,属于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弥补单纯笔试的不足,提高生源质量非常有效。据我所知,这一传统已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现今厦大教育研究院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招生就实行“申请—审核制”,这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厦大高教所具有古代书院之遗风,盛行择师选生,师生关系密切、融洽、民主。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师生都有共同的研究高等教育的志向,有潘先生、刘老师等一批德高望重的魅力大师,生徒也都是慕名前往,不带有功利色彩,老师更是倍加关心爱护学生,比如刘老师的回信、潘先生亲自给我写信鼓励我再次报考等,这在一般院校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此在自然状态下紧密跟随,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业进步与成长,更全面推动了高教所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高教所在招生选拔上还非常注意生源的区域平衡。我的入学就得力于潘先生、刘老师当时说的一句话,“我们还没有来自西部的学生吗?!”我记得和我同年入学来自广西的唐德海室友也是高教所特别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一个例证。1998年我和唐德海都免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只参加了外语考试,合格后入学的。这在很多学校是很难做到或嫌麻烦不愿去做的事情。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2018年,距离我和唐德海、柯佑祥、张彤、史秋衡等共同参加高教所建所20周年纪念活动又过去了20年,迎来了厦大教育研究院建院40周年。每每想起我们曾经一起在厦大高教所和老师们相处的三年,不由得迸发出一种浓烈的情感,引起很多难忘的回味和思考,恒久绵长。其中,我的博士入学考试经历,最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