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洪学敏 |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协同学习的新时代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3-06-06

2023年6月5日上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洪学敏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协同学习的新时代》的学术报告。百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报告会由副院长郭建鹏教授主持。



报告分为“与AI对话”“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对比”“高等教育的应变”与“可信开放教学环境的构建”四个部分。洪教授首先展示了与“NewBing”搜索引擎进行探究式AI对话及搜索的实例,一方面显示了AI在语义驱动检索和信息理解加工上的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AI在信息深度加工上的局限性。其次,洪教授采用广泛应用的Cattell-Horn-Carroll(CHC)人类认知能力模型,从理解-知识能力、流体推理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听觉处理能力等维度上比较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系统1(直觉)/系统2(理性)”的人类思维模型,建立了该模型与CHC模型的联系,并把大语言AI模型的语言生成能力类比于人类与语言相关的“系统1”,即语言直觉。洪教授表示,与当前的大语言模型相比,人类智能的优势似乎有三点:一是系统1的多样性和质量(灵感);二是系统2对系统1输出的评价及优选规则;三是在感知数据基础上构造概念系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基于上述对比,洪教授引出AI时代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变的问题,并列举了六个国内外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洪教授提出报告的主要观点,即AI与人类作为两类信息加工的智能体可以进行协同学习。具体而言,通过AI的系统1/2和人类的系统1/2之间的有序迭代,可以充分利用AI与人类在认知上的优缺点,形成一种人机深度融合的协同学习模式。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洪教授初步探讨了人机协同学习与经典学习理论的异同,指出了一些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具体到高等教育的场景,洪教授强调了高等教育的一个特点:学生在开放的知识领域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并成长为自主学习者。洪教授认为在新一代AI技术的赋能下,未来高等教育将迎来重心的转变:一方面,知识传授功能将更多地依靠基于AI和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团队性的实践和探究将成为高校教育活动的主体。

最后,从教育信息技术的角度,洪教授介绍了他主持的“高等教育可信在线开放教学环境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些相关工作,包括“开源大学”教学资源协同创作平台和“COOT(可信在线开放测试)”在线严肃考试平台。

报告后,洪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如何建构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协同学习的思考框架”“AI自然语言与专业知识语言的区别”“人工智能对教师的挑战”“如何突破规训与创造力的矛盾”“人工智能是要专门化还是通用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郭建鹏教授点评认为本场讲座对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启示了教育研究者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思考教学,进一步研究人类学习是如何产生的。

(图文:赵一博)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